读者朋友们,在阅读文章之前,辛苦您动动小手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我们将持续更新历史故事,既方便您后续的阅读,又可以与志同道合
读者朋友们,在阅读文章之前,辛苦您动动小手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我们将持续更新历史故事,既方便您后续的阅读,又可以与志同道合的读友进行讨论,感谢您的支持。
1931年9月18日,东北辽宁省的沈阳市上空弥漫着一种紧张而沉重的气氛,这座曾经繁华的城市,即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。
突然,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响起,枪炮声也响了起来,硝烟弥漫在空中。出于恐慌,市民们争先恐后地在街上奔跑着,四处传来哭喊声和呼喊声。
很快,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的消息在全城传开了,这个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,在所有人的内心引爆了。

当正东北军的将士们准备誓死守护家园,誓死保卫他们家乡的土地的时候,却收到了上级的通知,要求他们不许对日本人抵抗。
而后,日本关东军在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便占领了沈阳全城。
就这样,战争的阴影笼罩在了整个东北上空,许多城市被炮火摧毁,农田被踏平,数以万计的人们流离失所,无家可归。
随后,在极短时间内,东北三省便相继沦陷了。
2019年,这一年距离距离九一八事变爆发已经过去八十八年之久了,然而也正是在这年发生了一件大事,蔡英文公布了蒋介石当初的一纸手令。
在蔡英文将蒋介石的这个手令公之于众后,一时之间舆论哗然,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。

那么,蔡英文公布的蒋介石的手令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呢?它与九一八事变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?
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,这一天被视为十四年抗战的开端,但是事实上,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乃是早有预谋的。
事实上,早在日本的明治年间,日本便已经开始预谋侵略全中国了。
那时的日本,正处于现代化进程的起步阶段,与英法美等老牌帝国主义列强相比,还有非常大的劣势。
这时,他们看到中国不仅拥有广阔的市场和丰阔的资源,而且国力也较为弱小,当时的清政府也非常软弱无能,因此,便萌生了侵略中国的野心。
当时清政府虽然对日本的崛起感到担忧,但是由于彼时的清政府内外交困,腐败盛行,无力应对日益强大的日本。
1895年,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了早已经腐朽没落的清政府,并迫使清政府将台湾岛割让给了他们。

1900年,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了,而日本军队也同样是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之一。
早已经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惨败,清朝首都北京在这一次战争中第二次沦陷了,而北京在此之前的上一次沦陷,则发生在四十年前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。
随后,列强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《辛丑条约》,《辛丑条约》签订以后,日本除了获得了大量的战争赔款,而且还获得在中国东北铁路沿线驻军的权利。

就这样,日本军队得以堂而皇之地驻军在中国东北了,而这也为多年以后的爆发的九一八事变埋下了伏笔。
1905年,日本又通过日俄战争击败了俄国,此后在远东地区的影响力可谓是与日俱增,对中国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大。
北洋政府执政期间,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的混乱局面中,各个地方的军阀为了争夺权力和领土,相互厮杀,百姓们深受其害,而日本看准了此时中国内部的局势,开始干涉中国的内政。
当时,日本通过干涉中国的内政,煽动分裂和内斗,使得当时的中国在很长的时间内都难以完成统一。
除此以外,日本当时还企图通过经济手段渗透中国,他们大量投资中国的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,控制了许多重要的产业和资源。
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前的几个月里,日本人对中国军队进行了多次挑衅,但主政东北的将领张学良对此却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,他并未意识到,日本此前的种种挑衅行为都在为侵略做准备。

就在九一八事变前的几个月,日本人加大了对中国军队的挑衅力度,不仅频繁地制造事端,而且还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,企图通过向东北军展示他们的军事实力来威慑东北军的将士们。
对此,张学良却只是派出一些侦察兵进行观察,并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,在他看来,这只是日本关东军的一时冲动,不会对局势产生重大影响。

然而,日本人的挑衅行为并没有停止,他们还在东北各地散布谣言,煽动当地居民对中国军队的不满情绪,而他们散布的这些谣言,在当时都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。
由于张学良对日本人的了解不深,因此,他并未意识到他们此前的挑衅行为都在为侵略做准备。
一直到1931年9月6日,张学良在发给东北政务委员会的电报还说:“日人无论其如何寻事,我方务须万方容忍,不可与之反抗。”
可以看出来,直到此时张学良还以为日本的挑衅行为只是“寻事”,他希望能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问题,避免冲突的升级。

日本人的种种阴谋终于在九一八事变中得以实施,当时,日本以一个非常随意的借口,制造了这场军事冲突。
九一八事变爆发之时,中国军队对此毫无准备,陷入了混乱和无力的境地,然而,这并不是最令东北军的将士们痛心的,更痛心的是,上级居然下令“不抵抗”,这是何等荒谬的命令!
虽然东北军的将士们都愿意誓死守护家园,但是由于收了上级对日本“不抵抗”的命令,使得沈阳很快便沦陷了。
东北军的将士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沈阳被日本侵略者攻陷,街头巷尾,到处都是无助的百姓,这些百姓失望地看着他们,希望他们能够保护自己,可是他们却无能为力。
那么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在做什么呢?
当时的中国处于军阀混战的境地,南京国民政府虽然名为“中央政府”,但是事实上能实际管理的土地却非常小,全国大部分的地方实际都由地方军阀控制,他们纵横捭阖,不停地争夺着权力和财富。

表面上看南京国民政府虽然高高在上,但其发布的命令往往只是一纸空文,根本无法号令各地的军阀。
在1930年的时候,爆发中原大战,虽然南京国民政府取得中原大战的胜利,但军阀割据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任何改变。
然而,中原大战的爆发却让关东军找到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时机。
这是由于中原大战期间,张学良带兵南下参与作战,到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时候,东北军的主力仍然没有返回东北。
张学良本来希望通过参战来巩固东北军的地位,同时也希望借此机会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权力。

由于东北军的主力大都南下了,使得东北的防务暴露了一个巨大的漏洞。而这个漏洞,恰好被日本关东军所利用了。
当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消息传来时,张学良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悔恨。他意识到,自己的决策是多么的错误,他根本没有料到关东军会选择这个时机进行侵略。
1931年5月,汪精卫等国民党内部的反蒋政要联和陈济棠、李宗仁等地方军阀另立“国民政府”,成立了广州国民政府。

而后,广州国民政府还兴兵北上攻打南京国民政府,企图夺取全国政权。
蒋介石当然不会坐视不管,他迅速调集军队,准备与广州国民政府展开一场决战。
这样一来,中国再一次陷入到了全面内战的境地中,整个中国都被卷入了这场内战的漩涡,无辜的百姓被卷入了战火之中。
为了对抗汪精卫等人另立的广州国民政府,蒋介石调集了大量原本驻防在北方的军队南下,就连他本人也离开了南京,赶赴江西指挥同广州国民政府的作战。

而这也让日本关东军觉得南京国民政府对他们没有那么大的威胁了。
1931年是一个多事之秋,同样是在这一年,6月28日,长江中下游流域爆发了百年难得一遇水灾,大水席卷了多达八个省份,造成了空前巨大的灾难。
由于长时间的暴雨,汉口的堤防被水流冲击得支离破碎,巨大的洪水顺势涌入城市。
整个武汉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慌之中,人们四处奔逃,惊恐地看着家园被洪水吞噬。
这场洪灾给他们的经济和财政带来了致命的打击,尽管南京国民政府选择将全部预算七分之一用于赈灾,但仍然无济于事。

面对如此庞大的灾情和灾民数量,南京国民政府显得力不从心。他们虽然尽力组织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,但因为财政困难,救援力度远远不够。
据统计,这场洪灾造成的灾民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。这些灾民失去了家园和生计,他们流离失所,生活在临时搭建的避难所中,生活条件十分艰苦。
一个多月后,九一八事变爆发了,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时候,这场洪灾造成影响仍然在持续着。
可以说,日本侵略者事实上是利用我国当时遭遇天灾的机会,对我国发动侵略的。

九一八事变爆发以后不久,东北军便退守到了锦州,但日本侵略者仍然不依不饶,要求东北军必须撤出锦州,且不断对东北军进行施压。
1931年12月8日,蒋介石连忙给张学良发去了电报,内容是:“锦州军队此时勿撤退。”

此后,国民政府又多次致电张学良,要求他积极守卫锦州。然而,张学良却在此时再次下令后撤,致使日本人成功地占领了锦州。
自此,在几个月的时间里,由于种种原因,致使日本侵略者轻而易举地占据了东北三省。
到了2019年的时候,蔡英文公布了当年九一八事变期间蒋介石的一纸手令,其内容是,要求张学良不要同日本发生冲突,以便等待所谓的“国际调停”。

当然,蔡英文所公布的蒋介石的这一纸手令,其时间并非是九一八事变发生当天的,而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几天的,当时沈阳已经沦陷了。
1931年9月21日,蒋介石在一次演讲中还声称要“忍痛含愤”,从而“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。”
可以看出来,一直到这个时候,身为一国领导人的蒋介石仍然寄希望于所谓的“国际调停”,企图让国联为我国主持正义,从而促使日本侵略者退兵。
蒋介石的这一想法如今看来实在是非常荒唐的,然而却与包括张学良在内的很多当时的国民党政要不谋而合。

早在蒋介石下达手令和作此演讲的几天前,张学良便曾致电部下,声称要:“尊重国联和平宗旨,避免冲突。”
在蒋介石、张学良等国民党政要看来,国联作为一个由各国组成的国际组织,应该有能力保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。

因此,他们抱着一丝希望,将九一八事变的求助之路投向了国联。
然而,他们的希望很快就被现实打破了,国联虽然谴责了日本的侵略行为,可是对于日本的侵略行为并没有采取有效的制止措施。
事实上,作为一个国际组织,国联也没有能力对日本采取有效的制止措施。
对于国联的谴责,日本人置之不理,且还在1933年的时候公开退出了国联。
1936年,意大利公开入侵埃塞俄比亚,侵占埃塞俄比亚,国联公开谴责了意大利,然而仍然无济于事。
意大利也像日本一样,没有将其放在眼里,并在1937年的时候公开退出了国联。

今天我们再来回顾这一段历史,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经验教训,那就是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,才能保卫自己的国家。
一个国家的安全是建立在自己的力量之上的,寻求依靠外国或国际组织的支持和帮助是不可靠的。
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,才能真正保卫自己的国家,守护自己国土的安全和独立。
TAG:日本,国民政府,东北军,中国